红色兴安
您的位置:
塘洞赵氏宗祠:《老山界》一文“诞生地”
来源:兴安湘江战役培训学院
发布时间:2021-03-23
浏览次数:0
“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大家都知道这座山是怎样地陡了,不由浑身紧张,前后呼喊起来,都想努一把力,好快些翻过山去。”这是《老山界》一文让人印象深刻的一段,“之”字形的火把、陡峭的山、前后呼喊着鼓劲……紧张的心情呼之欲出。
这篇曾经被收入语文课本的文章就诞生在资源县两水苗族乡的塘洞村。跟随重走长征路的采访团来到塘洞后,我们首先要参观的就是中央红军宣传局驻地旧址赵氏宗祠。
赵氏宗祠位于塘洞村西寨屯,始建于清末咸丰年间,为单檐歇山顶式砖木结构,坐北朝南,二进厅。宗祠长30米,宽16米,480多平方米。整座宗祠由42根粗大的木柱支撑屋梁,柱下为雕花石礅。进大门左右耳房各一,中有天井,环天井走道及厢房均已被破坏。天井中有条石铺成的宽约1.2米的石板路通往上厅,上厅神龛后为后室,神龛两侧各有一走廊通向后室、小伙房。走廊外侧为偏房,偏房后各有一小伙房,现后室、偏房、伙房均已被毁坏。宗祠东、西、北三面以砖石砌成围墙,墙体以石灰凝固、草木灰抹面,东西围墙为尖山式,西面墙中间开有一侧门,门上书“入孝”两字,东面墙中间也开有一侧门,门上书“出悌”两字。
虽然有些后室和伙房被毁,但现在的赵氏宗祠依然能看出当年的风采。作为资源重要的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现在的赵氏宗祠的一间厢房是陆定一曾经起草《老山界》一文的旧址。《老山界》详细记述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情景。现在陈列室基本复原了当年的样子,一张木头架子床,一张书桌,还有一盏当时用来照明的油灯。在陈列室的墙壁上,张贴着《老山界》全文。
肖业礼说,红军翻越老山界后第一个落脚点就是塘洞,当时红军陆陆续续来到塘洞,群众站在村头路边看。有人联想前面国民党反动派的谣言,猜想红军有人会飞檐走壁,有的说前两天听到飞机在天上响,可能是从天上放下来的,一时猜测纷纷,都说“红军一定有能人,红军是神兵”。
事实上,红军之所以选择驻扎在这里,也有一段有趣的故事。1934年12月5日,中央红军长征一纵队翻越老山界后到达塘洞村。12月6日,中央红军二纵队宣传局也抵达这里,为了寻找信号,红军就拿着信号器在塘洞走,从西头走到东头,直到走到宗祠这里才算连接上信号,宣传局就驻扎在这里。陆定一翻越老山界后,就在赵氏宗祠的厢房里写下了《老山界》一文。
培训热线
0773-6228468
17376225699(王老师)
13878368260(庄老师)
关闭